Microsoft

openvpn注册教程

Meta首季营运回稳,急追人工智慧进度,台湾晶片供应链占有先机

脸书(Facebook)母公司Meta Platforms於近日公布,由於广告业务改善,该公司的营收在近一年来首次出现了成长。这显示Meta正在实现其执行长祖克柏所提出的「加强效率」的目标,并持续削减开支,同时致力於研发人工智慧计画,获得阶段性成果,台湾晶片产业供应链则占有先机。

Meta营收回稳,再攻人工智慧

自从全球经济开始衰退後,Meta历经营收下降、裁员等风暴。近日终於传出「回稳」好消息。Meta在2023年第1季度财报中,营收为286.5亿美元,年增3%,高於预期的276.5亿美元。净利为57亿美元,年减24%。每股盈余为2.2美元,均高於分析师预期的2.03美元。

其实,Meta在2022财年最後一季的收入下降了4.5%。不过,在今年第一季的收入则增加了3%,这可算是一个进步。Meta指出,如果不是因为Meta在今年3月宣布的三轮裁员相关的重组费用,其营业利润率本可再高出4个百分点,成绩会更好。

重组费用的支出,主要是在Meta旗下的Facebook、Instagram和WhatsApp等应用软体部门。这些部门在第一季度产生了9.34亿美元的重组费用。其中,Reality Labs产生了2.1亿美元的费用,该部门负责构建支撑Meta建立元宇宙平台软硬体。

至於Meta裁员,它们预计在5月份完成,预计Meta将裁掉1万名员工。早在去(2022)年11月,Meta已经裁员了1.1万名员工。

值得注意的是Meta在人工智慧(AI)的研发上并没有松懈。根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报导指出,Meta为了改善广告系统,投入大量资金於AI的研发。

Meta急追AI进度,台湾供应链占有先机

事实上,不仅仅是Meta财报逐渐回稳,包含微软(Microsoft)、Alphabet和亚马逊(Amazon)等科技公司都有不错的表现。投资银行杰富瑞(Jefferies)分析师告诉《金融时报》,这些科技巨头正在寻找,能够证明其获利能力回稳证据。

此外,在Microsoft、Alphabet等多家业者相继发表AI的相关产品後,Meta也跟进强调,AI相关计画都在进行当中,这意味着随着科技巨头的财报回稳後,在AI的投入心力会扩大。

全球最大的广告集团WPP执行长马克利德(Mark Read)向《金融时报》透露Meta正打造生成式的AI工具,可以广告商能够制作创意广告,WPP也表示,它们正在与所有大型AI公司展开技术合作。

面对Meta及其他科技公司在AI领域的投入,台湾供应链将获得契机。资深投资人黄伯坤强调,包含台积电 (TSMC),提供7奈米以下的先进制程,可用於制造AI相关晶片,还有联发科技 (MediaTek)可以设计行动装置晶片和晶片组,都是AI和物联网产业的主要供应商。

根据安侯建业(KPMG)最新调查显示,2023 年半导体产业信心指数有所下降,短期显示市场对於未来前景不确定性高。

至於长期而言,半导体景气变化将会如何,西门子EDA台湾暨东南亚区副总裁兼总经理林棨璇日前表示,半导体产业正处於一个「非典型」的产业周期。虽然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,但随着市场逐渐步入新常态,乐观看待景气回稳後的复苏力道。

openvpn注册教程

90%的人当ChatGPT是玩具、9%的人当工具,你是剩下那1%的人吗?

最近社群上的流量密码,应该就是AI文和ChatGPT的种种截图了,不仅科技界,就连政治人物、乐团歌手都参与了这个盛会,你看艺人宥胜都拿ChatGPT当成多陪陪小孩的理由了。

不管是不是吴淡如的功劳,看来AI真的出了圈,不过笔者除了听说一个微型创业朋友在认识ChatGPT後开除了两个承揽文案,以及Twitter传出零星的设计公司裁员,好像还没见到对大部分人工作的影响。

确实,AI虽看来骨骼惊奇,但短期内离「完全」取代人类工作还有段距离,不过AI在大企业产品服务的应用,在过去几周却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,甚至是革命。

先简单讲讲所谓「用AI」背後的概念,以最近比较红的ChatGPT来说,其实ChatGPT、大家排队的Bing、前阵子开放公众使用的Notion AI等等,都是使用OpenAI这个组织开发的GPT系统(现在是第三代,所以也叫做GPT-3)而成的服务。

换句话说,不论你是在ChatGPT、Bing、Notion还是哪个网站请AI帮你找文字资料,大部分都只是平台和介面的不同,背後都是同样的脑,也就是GPT,顶多是版本有些早晚的差异而已。

有了这样的基础认知,你就更能看懂大企业最近的AI玩法。

Notion AI和Bing,背後是什麽名堂?

Notion AI应该是大品牌普及应用GPT的第一枪,其做法基本上就是在现有笔记服务上提供AI助理功能,简单如请AI写段导言,进阶也可达成会议内容直接转换成列点纪录甚至新闻稿等,代价是每个月多付10美元。

这样的应用串接,其实就是让使用者在Evernote、Google Keep等竞争激烈的笔记软体中,靠「我有你没有」吸引客户,并把增加的用户数转换成订阅收入,简单直接。

至於大家排队中的New Bing虽可看做微软投资Open AI後,自家的太子产品,但其实也不能算是彻底的运用翻转,就目前看来更像是对成熟且市占率高的Google Assistant和Apple Siri做出回应,取代原本不上不下的Cortana(有人记得它吗?)。

笔者截图於Bing AI

从数据上也可以发现,虽然Bing刚推出AI功能时与Google一对比影响了股价,但Google二月的市占率相较Bing却不减反增。当然,下一步生态系庞大的微软理应会继续整合服务,像是进到Office里(让你可以在Word直接问Bing AI),甚至绑上Office 365订阅。事实上,这两天微软已经宣布要把Bing AI整合到Windows 11的工具列上了。

不过吐个槽,现在在Word里面打ChatGPT,底下还是会出现红色虚线,认为你是打错字,这也是这类大企业服务众多、管理层层叠叠下,难以解决的问题。

当一切都要「X + AI」,你除了问「鸡排妹是谁」还能做些什麽?

从上面两个近期的主要案例,就可以猜到接下来一段期间企业若要搭上人工智慧旋风的发展趋势,主旋律应该就是「X + AI」。

除了一直盛传的Adobe系列服务,延伸出来像是交友软体(已经有人开发串上Tinder帮你聊天的GPT)、聊天软体(LINE最近也串上了GPT聊天机器人)、银行业、医疗、法律顾问、导览服务等等你能想像得到的各门产业,都有机会在这一波风头靠AI革新服务、得到曝光和流量。

而即使在已有企业采用AI的领域,一旦AI成为标配,怎样把功能校调得更接近使用者需要,或许就是红海领域里开发者下一波的主要课题。

会不会有更大的变革呢?商业思维学院的Evonne Tsai之前有篇精彩文章,谈的就是企业越大,其实越担心变革打到自己现有的生意;加上目前的AI仍有局限,要一次到位「Change everything」可能还要等一阵子。

Photo Credit: GettyImages …